美国往事与绝命毒师

无病呻吟

电影、剧集、长短视频,和书其实是同一类东西:信息

前年春节,我已经忘了是在回家还是返程的驾车途中,听到一期《圆桌派》,那期的嘉宾是汪海林。时间过得久了,加之又是在驾车过程中为了平衡胎噪收听的节目,所以节目具体讨论了什么,细节已经遗忘了,只是隐隐记得那期讨论了一个学院派毕业的新锐导演,因为作品商业成果惨淡,最终自己钻牛角尖的一个悲剧。

那期节目讨论的topic我其实是没有多大兴趣的,整期节目里,汪海林顺嘴提了一句的一个看法,却让我印象深刻:“电影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写作”。

在听到这句话之前,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读书是在学习,或者说是自我提升,而看电影、剧集、长短视频,就是在娱乐消遣。当把书籍和视频这两种信息载体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似乎无论是什么书籍,看起来都要比任何视频都要更加“正式”,更加“严肃”。

困惑久了,我自己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无论是书籍,还是音频,还是视频,本质上都不过是信息的载体而已。其实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人们之所以对书籍的印象大多偏向“严肃”,不是因为书籍这个载体有什么特殊性,只是因为至今为止,多数严肃内容选用了书籍作为传播载体而已。

“书”作为一个信息载体,其实并不“严肃”。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也说的是“书中”,而不是“书就是黄金屋、颜如玉”:还是得看里面承载的是什么信息。。网络小说也是书,但那玩意绝对算不上什么精神食粮,顶多算精神零食,有些劣质流水线产品甚至可以说是精神香烟,甚至精神毒品。

而严肃内容选择书籍作为传播、记录载体的原因其实也比较容易解释:成本。与制作视频内容和音频内容相比,书籍的制作、编排成本都是相较而言比较低的,最基础的创作工具无非就是一摞纸、一根笔。

人人都爱“听故事”

说回书,我小时候就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名著基本都是小说?都是在讲故事?就算在“名著”这两个字前面不加上“文学”这个限定,好像大家都默认“名著”都是小说一样。当然这里面是有一些反例的,比如像《孙子兵法》这类书,它就是纯知识、经验、技术总结。但从整体来看,所谓的“名著”里,小说的占比都太高了。

还是说明啊,人这种生物,百万年的进化造就的大脑,并没有什么崇高的本能。娱乐是第一刚需。而娱乐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头就是:虚构的故事。

文学名著也好,音频广播剧也好,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本质上都是在讲故事,只不过载体不同而已。这么想来,四大名著和美剧,本质上是同一类东西。而之所以现在我们并不觉得有哪段音频、视频作品称得上传世之作,原因也很简单:音视频的制作、传播历史还太短,另外就是音视频的传播成本还是太高了。

一本书,保存得当,放在诸如新疆那种环境下,轻松放个几十年,基本没什么成本。传阅、传播、拷贝过程中的成本也非常低,即使是百余年前,最大的成本也就是物料成本:绢帛、纸张而已。

而音视频就不一样了,初看起来这玩意的传播、拷贝成本也挺低的,但细想起来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数字化内容长期存储的成本可能现在看起来并不高,但这玩意的阅览、拷贝、传输成本其实挺高的,最大的问题在于:看书只需要有双眼睛就行了,听音频看视频是要有“解码”设备的,技术更新迭代,这些设备在过去一百年间不停的升级、淘汰、进化。很多数字化内容的消亡速度,其实比纸质内容是要快得多的。

“故事”是有欣赏成本的

我前些天看到网上有人在吐槽《绝命毒师》,大抵内容就是有个网友慕名去看《绝命毒师》这部美剧,看了两天发现实在与自己的预期差得太远,非常困惑为什么如此一部美剧会被网友捧上神坛。

我是非常喜欢《绝命毒师》的,我前后看了三四遍,看到这个网友的吐槽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想反驳他、批判他,反而是非常理解他。。这个东西我认为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看的,绝命毒师是一部完结在十年前的电视剧,如果你还记得十年前看过哪些流行美剧的话,你大抵是能总结出那段时间美剧存在的一些通病的,这些通病是由创作过程带来的,是工业化、流程化的创作过程造就的,典型的有两个:无限续写与悬疑前置。

无限续写很容易解释,其实这个毛病到今天都存在:美剧的剧本并不是在开拍之初就写好的,顶多写一季,然后拍出成片,看收视率。。商业成绩好的话,就接着续写。这创作模式说难听点,其实和网络小说是差不多的,所以美剧有很多作品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烂尾。

悬疑前置其实是一个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编剧套路:编剧会把一些非常吸引眼球的切片放在一集,或者一季的前面,吊观众胃口,然后在这一集或这一季结束的时候再给大家把剧情圆上。。这个手法其实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只是在市场竞争和创作流程的影响下,有些编剧在挖坑的时候,就压根不想填坑的事,导致很多剧情,圆的非常生硬,甚至有侮辱智商的嫌疑。

而《绝命毒师》这玩意好就好在,上面的两个缺陷,它都规避掉了:观众看完第一集的时候心里就能隐隐猜到这个故事的结局,而最终这个故事也确实在合适的时间,符合预期的完结了,没有强行狗尾续貂。而剧集里对悬疑前置的所有解释,都比较合理,符合逻辑。

哦,写到这里还想到一个点:《绝命毒师》里没有弱智。。很多美剧啊,为了戏剧冲突和剧情推进,会把一些角色弱智化,导致故事的推动纯靠弱智角色的弱智行为,绝命毒师没有。。。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pink在前三季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角色,只是后两季编剧用非常润物细无声的编排把这个人物的好感给拉回来了。

说回上面的网友:这样一部我觉得非常优秀的电视剧,那个网友觉得“不过如此”,“盛名之下也就这求样”,“就这?”。我能理解他,我理解他的角度是:好的“故事”一定是有欣赏门槛,就像水煮肉里面一定会有一大坨豆芽,只有克服掉这个成本,才能品味到“故事”里的味道。

《绝命毒师》的问题在于,前两季拉出来,和同期的其它美剧相比,它没有过分的特点:它不高概念,爽度也不拔尖,情节虽然紧凑又富有逻辑,但刺激度不够。。特别是十年后的今天,娱乐内容太生猛了,导致大家的G点阈值都被拔高了,一个人花了十几个小时看了前两季,发现这玩意“不够刺激”,发发牢骚也是非常合理的。

这就要提到“阈值”这个东西了,“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戏剧冲突的烈度与频率,凡经典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小说、广播剧、相声、电视剧还是电影,一定是烈度和频率至少有一个高的。

不过这几年大家被短视频轰炸的太过了,短视频对人的刺激太直接了,这玩意都不需要“戏剧冲突”去刺激受众,直接上来5秒内就是“活”,相当于让大家从琼瑶剧直接快进到A片了,还是那种没有前戏的A片。再回过头去看小说、电视剧、电影,大脑就很难忍受了:我为了爽一把,还要看剧情、理解剧情,等戏剧冲突?太慢了太不刺激了,没意思。

其实成百上千年以来,人的“阈值”是一直在提升的,只是过去成百上千年提升的速度并不快,这几年短视频直接给大家干爆了。而更要命的是,这东西好像是不可逆的,无论是个体角度,还是群体角度,“阈值”一旦被拉上去,就很难降下来了。

我前段时间也慕名看了一部电影,就是那部非常出名的《美国往事》,当时刚看完,我的感觉就是黑人问号:“啊?就这?”。几天后我才琢磨过味道来:这部电影不可谓不优秀,不可谓不伟大,只是我现在“A片”看多了,这个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已经刺激不到我了而已。